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

高長:關稅、市場、貨幣不同盟 ECFA絕非一中市場


兩岸包括貨品貿易協議、服務業貿易協議與投資協議,將在ECFA生效後6個月內啟動協商。陸委會副主委高長今天(9日)表示,ECFA文本裡只有協商的開始日期,卻沒有截止時間,這樣的彈性可讓台灣擁有更有利的談判空間。對於有人質疑ECFA會形成「一中市場」,高長也以學理提出反駁。



兩岸經濟協議(ECFA)簽署後,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曾說過貨品貿易協議、服務業貿易協議與投資協議才是「兩岸大戲」,並計畫在第六次江陳會時先處理投資保障協議。陸委會副主委高長9日進一步說明這3項協議的規劃,他表示,ECFA文本裡並未規定完成談判的日期,這將為台灣爭取到更有利的彈性運作空間。

高長說:『(原音)未來有關貨品貿易或服務貿易進一步的談判,它(文本)只有提到說ECFA生效後6個月之內要展開協商,但沒有提到說多久的期程要談完,也就是它沒有一個deadline、沒有截止日期,所以這當中就有很大的彈性空間,到時候我們會基於「以國家為主、對人民有利」這樣的大原則,來推動進一步的協商。』

對於有部份人士質疑,ECFA實施後將會變成「一中市場」,高長也提出學理上的解釋;他強調,ECFA只是最低階的合作層次,與一中市場無關。高長說:『(原音)兩岸的ECFA,從國際上的經濟整合(來看),它是最低層次的,就是互相給與優惠關稅或市場開放,它還沒有達到第二個層次,譬如說「關稅同盟」。同樣地,我們也沒有開放大陸的資金、勞工等這些生產要素自由流動,也就是所謂的「共同市場」,那更沒有達到像歐洲所謂「貨幣同盟」,使用共同貨幣這樣的境界,所以怎麼會有一中市場這樣一種顧慮呢?』

高長認為,所謂ECFA會變成一中市場的質疑,在學理上是講不通的,只是一種臆測性的說法。

文章來源: 央廣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